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ESMO官网报道叶定伟教授团队研究,揭示东西方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差异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6 11:01:00  浏览量:6242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ESMO Asia大会(12月2~4日,新加坡)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朱耀教授、韦煜教授的一项有关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组特征的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

编者按: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ESMO Asia大会(12月2~4日,新加坡)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朱耀教授、韦煜教授的一项有关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组特征的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ESMO官网同时刊发了对该研究的新闻评论,呼吁增加对前列腺癌基因组特征种族差异的认识,以促进不同族裔人群的前列腺癌基因检测、风险筛查和指导创新疗法的应用。
 
研究简介

 
背景:尽管前列腺癌(PCa)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种族差异已经得到了很好地认识,但由于缺乏包括少数族裔以及亚洲人群的基因组数据,很少有研究发现导致这些种族差异的生物因素。
 
方法:共纳入1016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包括315例局限期PCa、313例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和388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从TCGA、MSKCC和SU2C队列中检索白人男性的基因组数据作为对照。使用整合的生物信息学策略分析基因组突变。使用Fisher精确检验和多变量逻辑回归评估种族和基因组突变之间的关系。
 
结果:跨疾病分期的比较分析显示,TP53、AR、FOXA1和细胞周期通路突变在mCRPC中富集。与骨转移患者相比,内脏转移患者更多携带APC突变。种族间的基因组差异主要在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观察到:与白人患者相比,中国患者在局限期PCa中具有更多的FOXA1突变,而在mCSPC阶段具有更少的TP53、PTEN和APC突变。与东亚患者肿瘤富集FOXA1 1类突变不同,东亚患者的FOXA1 2类突变并不太常见。东亚队列中,相较于原发疾病,转移性疾病没有FOXA1 2类突变富集;而西方队列恰好相反。
 
结论:中国男性和白人男性PCa突变患病率的差异在不同疾病阶段有所不同,在去势敏感性疾病中差异最大。中国前列腺癌中FOXA1 2类突变的频率较低,凸显了不同种族之间癌症进展的机制差异。需要获得更多少数族裔的基因组数据,以分析导致种族差异日益扩大的原因,并加速理解胚系和体系突变对PCa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相互作用。
 
ESMO评论

 
2020年,全球有超过140万男性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1],但对于世界上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疾病的分子特征仍未得到研究。每年11月举行的“胡子运动”(Movember campaign)旨在提高人们对前列腺癌、睾丸癌和男性心理健康等男性健康问题的认识[2]。2022年ESMO Asia大会(12月2-4日,新加坡)报道的一项研究强调需要进一步掌握不同种族的前列腺癌基因组数据。
 
前列腺癌被公认为BRCA基因相关的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癌症综合征表现,而且已知不同种族对该疾病的易感性不同,非洲和加勒比海血统的男性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然而,人们才刚开始了解肿瘤发生体细胞突变的影响,可能由遗传或非遗传、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种族差异。“这种与种族相关的差异可以决定疾病的行为及其治疗,但我们目前对前列腺癌基因组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数据,几乎没有来自亚洲和其他非高加索人的数据,”巴西圣保罗Grupo Oncoclínicas和西班牙巴塞罗那Vall d’Hebron肿瘤研究所专家Rodrigo Dienstmann博士说。
 
这项研究[3]通过对1016例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进行靶向基因测序,并将结果与TCGA、MSKCC和SU2C队列[4-6]的高加索男性队列的公开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证实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基因组与之存在差异。
 
“我们观察到的最重要的差异集中在去势敏感性疾病,与西方队列相比,中国患者中TP53和PTEN等前列腺癌驱动基因的突变率较低,这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的亚洲男性预后较好的部分原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癌症中心的韦煜博士报告说,并提出了一个问题——由于不同驱动基因突变诱导的治疗反应不同,目前在西方患者临床试验中标准疗法所显示的获益是否可以转化为亚洲人群的获益?
 
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方面,随着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的批准,对包括BRCA1和BRCA2在内的15个DNA损伤和修复(DDR)基因进行的基因检测也于2020年进入临床实践,该疗法使得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30%[7]。中国的研究发现,预测对这些疗法反应的基因突变率在不同种族中是相似的,无论疾病处于哪个阶段。“这表明中国患者同样可以从PARP抑制剂中获益,只要他们能够获得治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所有患有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亚洲男性都应该接受基因组检测,”韦煜博士说。
 
Dienstmann博士对该研究结果进行评论时表示,“我们在转移性难治性前列腺癌中看到的基因组异质性可以理解为多年治疗压力下肿瘤演变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发性肿瘤中也观察到了种族之间的差异,这证实了不同种族之间存在癌症发展的基线差异。这些发现与最近对亚洲[8]和非洲[9]人群的其他研究一致,并强调了增加前列腺癌基因组数据库多样性的重要性,以更好地了解分子流行病学,从而了解需要在世界各国实施的检测策略。”
 
ESMO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指南[10]建议在肿瘤检测的同时或之后,对所有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以及有癌症家族史的个体进行BRCA2和其他DDR基因的胚系遗传检测,以允许早期识别突变携带者,并有助于患者亲属的肿瘤预防和早期诊断。然而,这远未成为现实,获得检测可能成为未来加深健康差距的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www.wcrf.org/cancer-trends/prostate-cancer-statistics
 
2.fr.movember.com/en/mens-health/prostate-cancer
 
3.Abstract 162MO‘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from Prospective Clinical Sequencing of 1016 Chinese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will be presented by Yu Wei during the Genitourinary Tumours Mini Oral Session on Friday 2 December,16:15-17:45 SGT in Hall 407.Annals of Oncology,Volume 33,Supplement 9,November 2022.
 
4.www.cbioportal.org/
 
5.www.cbioportal.org/
 
6.www.cbioportal.org/
 
7.J S de Bono,J Mateo,K Fizazi,F Saad,N Shore,S Sandhu,K N Chi,O Sartor,N Agarwal,D Olmos,A Thiery-Vuillemin,P Twardowski,G Roubaud,M Ozguroglu,J Kang,J Burgents,C Gresty,C Corcoran,C A Adelman and M Hussain.Final overall survival(OS)analysis of PROfound:Olaparib vs physician’s choice of enzalutamide or abiraterone in patients(pts)with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an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gene alterations.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0.08.870
 
8.J Li,Xu Gao,Ting Wang,Yinghao Sun et al.A genomic and epigenomic atlas of prostate cancer in Asian populations.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135-x
 
9.W Jaratlerdsiri,J Jiang,T Gong,S M Patrick,C Willet,T Chew,R J Lyons,A-M Haynes,G Pasqualim,M Louw,J G Kench,R Campbell,L G Horvath,E K F Chan,D C Wedge,R Sadsad,I Simoni Brum,S B A Mutambirwa,P D Stricker,M S Riana Bornman and V M Hayes.African-specific molecular taxonomy of prostate cancer.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154-6
 
10.C Parker,E Castro,K Fizazi,A Heidenreich,P Ost,G Procopio,B Tombal and S Gillessen on behalf of the ESMO Guidelines Committee.Prostate cancer: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follow-up.https://doi.org/10.1016/j.annonc.2020.06.011
 
叶定伟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副院长、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前列腺癌联盟(CPCC)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UCOG)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CACA-GU)前列腺癌学组组长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晚期前列腺癌圣加仑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亚太前列腺学会(APPS)候任主席
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等
 
朱耀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会精准学组副组长
2019年复旦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2019年上海市卫健委青年五四奖章
2018年上海市“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第七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第三批复旦大学卓学人才计划
2015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韦煜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博士研究生
硕博士期间分别师从著名泌尿肿瘤专家朱耀教授、叶定伟教授。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含共同)身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合计影响因子131.105,代表性论著(第一作者)发表于泌尿外科顶级杂志Eur Urol、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官方杂志Clin Cancer Res、美国NCCN官方期刊J Natl Compr Canc Netw;并多次受邀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EAU)、中国肿瘤学大会(CCO)进行报告发言。在读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学术之星”、复旦大学”枫林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上海市抗癌协会雏鹰计划A类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重大专项等。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前列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