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SCO︱廖宁教授:十年发展,CTC之路越走越明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9/21 13:00:01  浏览量:16165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时值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第22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9年CSCO学术年会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内众多专家学者齐聚厦门交流学术成果,共享肿瘤饕餮盛宴。9月19日上午,在CTC(循环肿瘤细胞)中国十年历程单元,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廖宁教授进行了“中国CTC临床研究的探索之路”的精彩报告,会后《肿瘤瞭望》对廖宁教授进行了专访。

廖宁教授

从无到有
CTC检测出现开创新时代
 
CTC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过去的十年间,CTC检测在中国经历了创新。2004年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肯定了CTC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病人重要的愈后指标,我们对CTC的研究就从那时开始。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院的江泽飞教授带领国内主要乳腺病中心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完成了中国乳腺癌Cellsearch临床注册研究(CBCSG004),这项研究的数据在2013年正式发表于ESMO官刊Annals of Oncology杂志(IF=11.855)。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也贡献了属于我们的中国数据并报道了中国的在晚期乳腺癌研究方面重要进展。
 
我们对于CTC的研究是从计数开始的,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对CTC的认识已不再停留于初期的计数水平,也开展了CTC在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并提供了许多重要研究数据。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院的江泽飞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内容为通过CTC检测和分析系统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中的循环细胞数量检测,以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从有到优
CTC检测愈加成熟
 
随着我们外周血CTC捕获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对于CTC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过去我们只是抽取7.5毫升的血,其中CTC数量≥5个,则定义为阳性。后来我们进行了思考,是不是我们可以在监测的灵敏度方面和技术水平方面有所提高?这几年来我们尝试开始从体内进行捕捉,在血液的系统里捕捉循环肿瘤细胞。
 
2018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医院的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也是对于转移性的乳腺癌进行体内循环肿瘤细胞的捕捉,证实了采用体内捕捉有更高的灵敏度,以及在它的下游可以做更深入分子水平的研究。所以从2004年到现在到今天,我们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历程,对CTC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学者在这段历程当中也积极地贡献出了重要的数据,我相信在未来除了技术上的不断的更新之外,我们还可以今后看到CTC的研究方向,之前我们经历了从简单计数到对CTC在分子水平上面的深入的研究,这也为我们给患者进行精准的个体化的治疗,指引了广阔的道路。
 
专家简介
 
廖宁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美国肿瘤外科协会(SSO)国际委员会理事
美国NCCN乳腺癌指南(中文版)专家组成员
St.Gallen国际乳腺癌指南(中文版)专家组成员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编辑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计委医政司《乳腺癌治疗规范》编写组成员
国家卫计委《乳腺癌诊断指南》专家组成员
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肿瘤药物组》专家组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ACA-CBCS)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专业委员会(CMDA)常委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医疗及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乳腺科用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行政主任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廖宁教授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