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丨易树华教授: BTK抑制剂开启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新范式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3/27 11:34:40  浏览量:635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

编者按: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作为一类较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治疗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因此在本次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易树华教授剖析了BTK抑制剂在WM治疗中的价值,为了解该方面的相关动态,《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易教授并详细解读了BTK抑制剂为WM治疗带来的疗效进展。

01
肿瘤瞭望:谈一谈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治疗现状?

易树华教授: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诊断也相对困难,但对多种治疗方案较为有效,在BTK抑制剂应用之前,WM治疗通常采用免疫化疗及含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总体而言,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RCD)等方案均能取得不俗的疗效,其总体缓解率(ORR)达到了80%~90%,部分缓解率(PR)也高达70%以上,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也很长,一般来说,BR方案的mDOR可达到6~7年,因此即便在BTK抑制剂出现之前,WM患者的总体疗效尚属不错。但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上述治疗方式,仍有部分WM患者会疗效欠佳,出现疾病复发和进展,临床治疗需求仍未被满足。
 
02
肿瘤瞭望:BTK抑制剂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

易树华教授:BTK抑制剂在WM治疗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既往无法耐受化疗或化疗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BTK抑制剂包括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及阿卡替尼,总体而言,其在初治或复发/难治WM患者中的疗效均不错,有效率达到了90%~100%,但需要指出的是,BTK抑制剂带来的深度缓解率尚不理想,伊布替尼和泽布替尼的深度缓解率分别约为20%和30%左右,其它的BTK抑制剂也在20%左右,目前还无法达到治愈或完全缓解的效果。另外,BTK抑制剂的疗效会受到MYD88突变状态的影响,通常MYD88突变阳性的患者会更有效,反之则欠佳,因此对于MYD88突变野生型的WM患者不推荐应用BTK抑制剂。再者,BTK抑制剂的治疗时长期持续的过程,突然中断可能导致疾病的反跳和进展,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死亡的风险。
 
03
肿瘤瞭望:BTK抑制剂将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模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易树华教授:BTK抑制剂的出现对于WM的治疗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价值,对于能耐受化疗的WM患者,治疗上可选择免疫化疗或BTK抑制剂;对于不能耐受化疗的WM患者,则可选择BTK抑制剂治疗,两者存在互补协同作用,而非相互竞争的关系。至于两种治疗方式能否联合应用于WM治疗,从而增加患者的缓解深度、延长缓解持续时间和减少耐药发生,目前仍在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中。
 
 
易树华教授
医学博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学术秘书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组长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医疗健康学会血液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会第一届委员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2016.2-2016.9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2016.9-2019.1美国City of Hope国家医学中心博士后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20余篇,综述10余篇。作为执笔专家参与制定《中国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2014和2018年版)》,《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年版)》及《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副主编论著1部,参编论著5部。《中国肿瘤临床》青年编委,《白血病?淋巴瘤》通讯编委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协和青年教师基金及多种横向基金。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工程等5项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BTK抑制剂

分享到: 更多